第244章 《哲學通信》
關燈
小
中
大
第244章 《哲學通信》
夏原吉看著手上的信件。
信件的開頭,文字非常地質樸直白。
翻譯成大白話,大約就是“很榮幸收到大師的再次來信,上次《‘先驗人性論’的形而上批判》,本身也使姜某獲益良多,經過對大師這次所提出問題的一番思考,姜某寫下了如下回答,還請大師過目。”
而既然是兩人之間的第二封通信,那麽信件的內容,自然是基於第一封通信的思考。
雖然在這封信件裏,幾乎沒有提及第一封通信的事情,但知曉內情的夏原吉,卻敏銳地發現了二者的聯系。
更令夏原吉嘆服地是,這封名為《哲學通信:異化、新貴族與大明未來社會各階層精神分析》的超長標題信件,以極為冷靜客觀的角度.不,或許用冰冷的、俯瞰人間變化的仙人視角來形容,更為貼切一些。
分析了如果發生更化變法,那麽大明未來,將會基於更化變法,產生哪些新階層,這些階層的整體精神狀態又是如何。
換句話說,姜星火再一次向他們展示了預知出的未來。
夏原吉細細閱讀起了信件的核心內容。
姜星火這一次並沒有使用過於深奧的哲學概念,大約是考慮到了這個時代的信件閱讀者可能的認知水平與理解能力,更偏向於將他要講的事情講清楚,而非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第一部分,姜星火回顧了道衍的問題。
道衍的問題便是稍稍牽扯到了第一封通信的內容,在收到姜星火的回信後,道衍經過思考,認為在未來,確實有可能出現姜星火所說的情況,而當下人性所謂的善惡爭論,都是基於當下具體的社會條件形成的。
所以道衍問出了第二封通信的核心問題。
——在未來,也就是無法實現姜星火所說的那個更遙遠未來的某個必須的過渡階段,設想如果大明處於姜星火的理論指導下,那麽人們的精神,會受到哪些社會條件的影響?
這其實是一個問題的變相提法。
也就是說,道衍想知道根據姜星火的這套理論,更化變法後的大明,人們會變成什麽樣子。
而這裏的“人們”,顯然是要劃分成社會各階層來分析的,姜星火不太可能給他一個籠統、含混的回答。
換言之,道衍就是在問姜星火這個問題。
“更化變法後的大明,會形成哪些新的社會階層?他們的精神狀態又會受到哪些社會條件的影響?”
通過姜星火給出的答案,道衍也必然能推導出,更化變法到底會使大明產生哪些新的社會階層。
這裏便是要說,還是那句話。
你能想到,我能想到,姜聖想不到?
更化變法勢在必行,而其中的要隘就在於扶持新的得利階層,姜星火自然早有籌謀。
事實上,從識破朱高煦、李景隆的身份開始,再到指導鄭和成為華夏大航海時代的先導者,姜星火回顧過去幾個月的經歷,就已經隱約察覺出,袁珙口中那個“不能下山的老和尚”,到底是誰了。
而甫一接到道衍的來信,姜星火就心有靈犀地明白,道衍究竟想要問什麽問題。
看來,自己終究還是徹底影響了大明。
所以同樣有心更化大明的姜星火,毫無保留地點破了走向更化變法方向的大明,未來將極可能會產生的種種社會變化。
第二部分,姜星火介紹了未來大明極有可能會產生的新階層。
在姜星火的筆下,最先產生的新階層,被稱為“新貴族”。
所謂的“新貴族”,便是大明傳統的封建貴族,也就是軍功勳貴與宗室成員,通過新時代的變革,蛻變演化而來的。
在新時代,軍功勳貴獲得戰功武勳的方向,將不再僅僅是傳統的陸地,而是更多地面向海洋。
其中既包括攻占有價值的殖民地、剿滅當地抵抗勢力,也包括維持全球貿易航路的暢通,以及出兵進攻威脅大明的敵國。
在這裏,姜星火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想法。
“武裝護航”。
也就是說,軍功勳貴的群體,雖然最多地還是從廣大的軍隊中產生,但軍隊卻不再是軍功勳貴產生的唯一基礎。
貿易商、船主、水師軍官.鑒於大海航行的危險性,這些身份都可以獲得“武裝護航”的權限。
而“武裝護航”的過程中,所擊敗的敵國海陸軍隊與海盜,都可以視作武勳的一部分。
而非將武勳僅定義為,在正規戰爭和邊境防禦中所獲得的對敵功勳。
而宗室成員則會演變成“新貴族”的另一種形態,也就是國家資產下的殖民地細分代理人,依靠商業活動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還享有傳統的宗室貴族特權,所以在廟堂上仍然會傾向封建制度,與統治集團一致。
通過精神分析理論,姜星火分析,“新貴族”必然渴望對外擴張與追尋榮譽與財富,而這一切,與維系現存廟堂體制緊密相關。
顯然,姜星火既然知道了圍繞在他身邊所產生的一切,那麽他筆下的內容,也開始帶有他自己為了更化大明而產生的目的性了。
總得糊弄糊弄皇帝高興不是?
而“新貴族”這個階層,無論是轉向海洋的軍功勳貴,還是依靠大明帝國國家資產的代理人角色的宗室,毫無疑問,都是需要緊緊地團結在偉大的大明皇帝陛下周圍的。
而後,姜星火繼續分析到,除了“新貴族”,通過更化變法,大明未來還會產生名為“手工工場(非工廠)主”的新階層。
也就是說,當化肥等農業增產技術推廣開來後,在一定時期內,本就人少地多的大明,糧食將會出現極大富餘的情況。
這就會導致,如果海外貿易全面鋪開,那麽必然會產生華夏傳統拳頭商品,譬如瓷器、絲綢等物品的供小於求。
那麽就構成了將一部分人口從農業生產中脫離出來,如同宋朝那樣,進入經濟較為發達的城池,成為手工工場的工人的前提條件。
而手工工場的主人,也將會從生產貿易商品中,獲得巨額的利差,繼而成為經濟地位較高的、新的社會階層。
姜星火同樣通過精神分析理論,剖析出了“手工工場主”這個新階層的整體心態,也就是在經濟上驟然暴富,又缺乏對應的廟堂地位,偏偏自恃與傳統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的商賈階層還不一樣。
那麽沒有新的引導性的文化,“手工工場主”就必然會傾向於向封建貴族的作風習慣學習。
這不單單是附庸風雅,更是新階層企圖獲得社會認同的必由之路。
當然,這個過程必然是曲折的,而且還會引出第三個新的社會階層。
“手工工場工人”。
所謂的“手工工場工人”,顧名思義,自然是剛才所說,在一定歷史時期內農產品大量富餘,且對外貿易導致手工產業勞動力需求激增的情況下,從鄉村進入城池的農民。
對於這些“手工工場工人”的整體心態,姜星火則稱之為“異化”。
姜星火借用了先聖的經典理論,認為這種精神上的“異化”,包括了三個部分。
其一,與手工生產過程相異化。
在大明,對於進入大明城池在手工工場裏從事勞作的農民來說,勞作僅僅是生存的手段,而勞作過程也註定是極為辛苦的,絲毫談不上有什麽教育意義或者充實體驗。
換句話說,在大明手工工場中勞作,就是在無意義的消耗生命。
因為需要收入,他們把這些時間用於在大明手工工場中勞作,每個人都只拿到微薄的報酬,還要被房東和其他的收帳人掠奪,最後只獲得些許殘餘。
也就是說,這個階層本身與手工生產過程是相異化的,在大明,手工生產過程與他們緊密相關,坦白地說,卻又毫無關系。
其二,與手工生產的產品相異化。
在大明,這個階層會不斷地從事手工工場的生產勞作,而生產出的絲綢、棉紡織品、瓷器、陶器等大明貿易產品,卻註定只屬於同為新階層的“手工工場主”。
所有的骨痛、頭疼、汗水、精神痛苦、外傷、重覆和壓力,都是為了生產為“手工工場主”牟利的手工業商品。
在大明,“手工工場主”以此為代價變得富有,這個階層創造的手工生產產品越多,為“手工工場主”生產的財富就越多。
然而對其本身來說,創造手工生產產品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通常都是極為痛苦的一件事,但這同樣意味著,會給“手工工場主”帶來享受和快樂。
其三,與自然和他人相異化。
在大明,由農民蛻變來的這個階層,很容易會在忙碌的手工工場勞作中變得麻木,繼而感到極度的孤獨與自我價值的缺失。
當然,大明的手工工場主們,也一定會向這個階層宣揚他們如何通過種種先天地優勢或後天地努力,成為生活優渥,甚至可以比肩大明傳統封建貴族的新階層,並聲稱只要足夠努力地生產手工業商品,他們一樣能夠成為自己。
姜星火將其稱之為“虛假意識”,但是事實上,其中的絕大多數永遠也不會成為“手工工場主”或者哪怕只是致富,無論他們勞作得多努力,也只能勉強維持生存。
在信件的第三部分,姜星火則指出,所有基於有可能的更化變法所產生的新階層。
無論是“新貴族”,還是“手工工場主”,亦或是“手工工場工人”,這些新階層,都無法也不可能對皇權造成威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夏原吉看著手上的信件。
信件的開頭,文字非常地質樸直白。
翻譯成大白話,大約就是“很榮幸收到大師的再次來信,上次《‘先驗人性論’的形而上批判》,本身也使姜某獲益良多,經過對大師這次所提出問題的一番思考,姜某寫下了如下回答,還請大師過目。”
而既然是兩人之間的第二封通信,那麽信件的內容,自然是基於第一封通信的思考。
雖然在這封信件裏,幾乎沒有提及第一封通信的事情,但知曉內情的夏原吉,卻敏銳地發現了二者的聯系。
更令夏原吉嘆服地是,這封名為《哲學通信:異化、新貴族與大明未來社會各階層精神分析》的超長標題信件,以極為冷靜客觀的角度.不,或許用冰冷的、俯瞰人間變化的仙人視角來形容,更為貼切一些。
分析了如果發生更化變法,那麽大明未來,將會基於更化變法,產生哪些新階層,這些階層的整體精神狀態又是如何。
換句話說,姜星火再一次向他們展示了預知出的未來。
夏原吉細細閱讀起了信件的核心內容。
姜星火這一次並沒有使用過於深奧的哲學概念,大約是考慮到了這個時代的信件閱讀者可能的認知水平與理解能力,更偏向於將他要講的事情講清楚,而非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第一部分,姜星火回顧了道衍的問題。
道衍的問題便是稍稍牽扯到了第一封通信的內容,在收到姜星火的回信後,道衍經過思考,認為在未來,確實有可能出現姜星火所說的情況,而當下人性所謂的善惡爭論,都是基於當下具體的社會條件形成的。
所以道衍問出了第二封通信的核心問題。
——在未來,也就是無法實現姜星火所說的那個更遙遠未來的某個必須的過渡階段,設想如果大明處於姜星火的理論指導下,那麽人們的精神,會受到哪些社會條件的影響?
這其實是一個問題的變相提法。
也就是說,道衍想知道根據姜星火的這套理論,更化變法後的大明,人們會變成什麽樣子。
而這裏的“人們”,顯然是要劃分成社會各階層來分析的,姜星火不太可能給他一個籠統、含混的回答。
換言之,道衍就是在問姜星火這個問題。
“更化變法後的大明,會形成哪些新的社會階層?他們的精神狀態又會受到哪些社會條件的影響?”
通過姜星火給出的答案,道衍也必然能推導出,更化變法到底會使大明產生哪些新的社會階層。
這裏便是要說,還是那句話。
你能想到,我能想到,姜聖想不到?
更化變法勢在必行,而其中的要隘就在於扶持新的得利階層,姜星火自然早有籌謀。
事實上,從識破朱高煦、李景隆的身份開始,再到指導鄭和成為華夏大航海時代的先導者,姜星火回顧過去幾個月的經歷,就已經隱約察覺出,袁珙口中那個“不能下山的老和尚”,到底是誰了。
而甫一接到道衍的來信,姜星火就心有靈犀地明白,道衍究竟想要問什麽問題。
看來,自己終究還是徹底影響了大明。
所以同樣有心更化大明的姜星火,毫無保留地點破了走向更化變法方向的大明,未來將極可能會產生的種種社會變化。
第二部分,姜星火介紹了未來大明極有可能會產生的新階層。
在姜星火的筆下,最先產生的新階層,被稱為“新貴族”。
所謂的“新貴族”,便是大明傳統的封建貴族,也就是軍功勳貴與宗室成員,通過新時代的變革,蛻變演化而來的。
在新時代,軍功勳貴獲得戰功武勳的方向,將不再僅僅是傳統的陸地,而是更多地面向海洋。
其中既包括攻占有價值的殖民地、剿滅當地抵抗勢力,也包括維持全球貿易航路的暢通,以及出兵進攻威脅大明的敵國。
在這裏,姜星火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想法。
“武裝護航”。
也就是說,軍功勳貴的群體,雖然最多地還是從廣大的軍隊中產生,但軍隊卻不再是軍功勳貴產生的唯一基礎。
貿易商、船主、水師軍官.鑒於大海航行的危險性,這些身份都可以獲得“武裝護航”的權限。
而“武裝護航”的過程中,所擊敗的敵國海陸軍隊與海盜,都可以視作武勳的一部分。
而非將武勳僅定義為,在正規戰爭和邊境防禦中所獲得的對敵功勳。
而宗室成員則會演變成“新貴族”的另一種形態,也就是國家資產下的殖民地細分代理人,依靠商業活動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還享有傳統的宗室貴族特權,所以在廟堂上仍然會傾向封建制度,與統治集團一致。
通過精神分析理論,姜星火分析,“新貴族”必然渴望對外擴張與追尋榮譽與財富,而這一切,與維系現存廟堂體制緊密相關。
顯然,姜星火既然知道了圍繞在他身邊所產生的一切,那麽他筆下的內容,也開始帶有他自己為了更化大明而產生的目的性了。
總得糊弄糊弄皇帝高興不是?
而“新貴族”這個階層,無論是轉向海洋的軍功勳貴,還是依靠大明帝國國家資產的代理人角色的宗室,毫無疑問,都是需要緊緊地團結在偉大的大明皇帝陛下周圍的。
而後,姜星火繼續分析到,除了“新貴族”,通過更化變法,大明未來還會產生名為“手工工場(非工廠)主”的新階層。
也就是說,當化肥等農業增產技術推廣開來後,在一定時期內,本就人少地多的大明,糧食將會出現極大富餘的情況。
這就會導致,如果海外貿易全面鋪開,那麽必然會產生華夏傳統拳頭商品,譬如瓷器、絲綢等物品的供小於求。
那麽就構成了將一部分人口從農業生產中脫離出來,如同宋朝那樣,進入經濟較為發達的城池,成為手工工場的工人的前提條件。
而手工工場的主人,也將會從生產貿易商品中,獲得巨額的利差,繼而成為經濟地位較高的、新的社會階層。
姜星火同樣通過精神分析理論,剖析出了“手工工場主”這個新階層的整體心態,也就是在經濟上驟然暴富,又缺乏對應的廟堂地位,偏偏自恃與傳統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的商賈階層還不一樣。
那麽沒有新的引導性的文化,“手工工場主”就必然會傾向於向封建貴族的作風習慣學習。
這不單單是附庸風雅,更是新階層企圖獲得社會認同的必由之路。
當然,這個過程必然是曲折的,而且還會引出第三個新的社會階層。
“手工工場工人”。
所謂的“手工工場工人”,顧名思義,自然是剛才所說,在一定歷史時期內農產品大量富餘,且對外貿易導致手工產業勞動力需求激增的情況下,從鄉村進入城池的農民。
對於這些“手工工場工人”的整體心態,姜星火則稱之為“異化”。
姜星火借用了先聖的經典理論,認為這種精神上的“異化”,包括了三個部分。
其一,與手工生產過程相異化。
在大明,對於進入大明城池在手工工場裏從事勞作的農民來說,勞作僅僅是生存的手段,而勞作過程也註定是極為辛苦的,絲毫談不上有什麽教育意義或者充實體驗。
換句話說,在大明手工工場中勞作,就是在無意義的消耗生命。
因為需要收入,他們把這些時間用於在大明手工工場中勞作,每個人都只拿到微薄的報酬,還要被房東和其他的收帳人掠奪,最後只獲得些許殘餘。
也就是說,這個階層本身與手工生產過程是相異化的,在大明,手工生產過程與他們緊密相關,坦白地說,卻又毫無關系。
其二,與手工生產的產品相異化。
在大明,這個階層會不斷地從事手工工場的生產勞作,而生產出的絲綢、棉紡織品、瓷器、陶器等大明貿易產品,卻註定只屬於同為新階層的“手工工場主”。
所有的骨痛、頭疼、汗水、精神痛苦、外傷、重覆和壓力,都是為了生產為“手工工場主”牟利的手工業商品。
在大明,“手工工場主”以此為代價變得富有,這個階層創造的手工生產產品越多,為“手工工場主”生產的財富就越多。
然而對其本身來說,創造手工生產產品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通常都是極為痛苦的一件事,但這同樣意味著,會給“手工工場主”帶來享受和快樂。
其三,與自然和他人相異化。
在大明,由農民蛻變來的這個階層,很容易會在忙碌的手工工場勞作中變得麻木,繼而感到極度的孤獨與自我價值的缺失。
當然,大明的手工工場主們,也一定會向這個階層宣揚他們如何通過種種先天地優勢或後天地努力,成為生活優渥,甚至可以比肩大明傳統封建貴族的新階層,並聲稱只要足夠努力地生產手工業商品,他們一樣能夠成為自己。
姜星火將其稱之為“虛假意識”,但是事實上,其中的絕大多數永遠也不會成為“手工工場主”或者哪怕只是致富,無論他們勞作得多努力,也只能勉強維持生存。
在信件的第三部分,姜星火則指出,所有基於有可能的更化變法所產生的新階層。
無論是“新貴族”,還是“手工工場主”,亦或是“手工工場工人”,這些新階層,都無法也不可能對皇權造成威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